来源:中华新闻社作者:bet36备用网址▎首页点击:
随着社区O2O概念的走红,很多开发商重新思考房地产和互联网的关系,并试图借助互联网思维和电商平台,调整固有的运营模式,在行业转折期率先突围而出。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发现,在盈利模式尚不明朗的当下,社区O2O、房地产电商只是“看上去很美”。
12月10日在港股市场正式招股的万达商业地产,已经获得机构3000亿元左右的估值预测。短短3个月,万达商业地产的估值翻了一倍。业内认为,主要原因是万达商业地产用部分O2O资产替换了原计划上市的旅游地产资产。
无独有偶。据《每日经济新闻》地产微信公众号邦地产上月底独家报道,小米科技[微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斥资1亿元投资一家名为you+国际青年社区的创业公司,这个以打造“年轻人线下社交平台”为特色的公寓项目不仅成为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更有大批投资机构与房地产商通过邦地产欲与you+建立联系。此前,在香港上市的彩生活也是靠互联网概念获得资本市场的高估值。
然而,房地产+互联网,是否意味着一定能在资本市场获得高估值?
房地产:线下流量的最大入口
在花样年董事局主席潘军看 来,所有服务、所有需求最终都要落地,随着线下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未来五年内,线上线下的说法将消失,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会高度融合。对于线上企业而言, 由于线上用户的争夺已经出现瓶颈,他们必须往线下拓展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在这个整合过程中,线上企业的劣势也会显现。
“线上企业的管理难度其实是最小的,比如说它要推一个游戏服务,可能只需要一个团队十多名员工就能做出新的东西。但是在传统行业,线下企业要推 一项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往往需要组织上万名员工去协同完成,管理难度远高于线上企业”,潘军发现,当线上企业往线下走的时候,会明显感受到自己在管理层面 的短板。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选择直接入股或收购线下企业,寻求线下用户与执行力的整合。今年1月,腾讯控股(113.4, -2.10, -1.82%, 实时行情)宣布斥资15亿港元入股物流地产商华南城,持有后者11.55%的股权。阿里巴巴[微博]也于4月宣布斥资53.7亿港元入股百货零售商银泰商业,未来三年内将持有后者不少于25%的股份。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房地产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高度渗透到个人生活与商业的各个领域,是整个线下商业体系的底层支撑,如果说互联网巨头已经掌控了线上入口与流量,房地产企业无疑是线下入口与流量的最大拥有者。
社区O2O: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在房地产“白银时代”,房企原有的“拿地-建房-卖房”商业模式逐步走到尽头,这也是资本市场给予地产公司低估值的最重要原因。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房地产与互联网融合有望探索出更多商业模式,并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今年6月30日,从花样年集团分拆出来的国内首个社区服务营运商彩生活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挂牌后股价呼啸而上,70多倍的静态市盈率远高于万科、中国海外等房企龙头。这家被方正证券互联网高级分析师张常新称为 “十倍潜力股”的公司,最吸引投资者的并不是它的物业服务,而是其社区O2O前景。
社区O2O是指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社区内的住户直接或间接提供商品和服务。根据方正证券的预测,社区O2O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别的市 场,相对于新兴的社区O2O服务商、物流公司,甚至互联网巨头,由于房企与社区拥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这种先发优势有助其在各路资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 是投资者愿意给予彩生活高估值的重要原因。
除了社区O2O,遭受电商冲击最严重的商业地产也有望借助互联网重获生机。无论是万科商业和百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还是万达联手腾讯、百度成立电商公司,均是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实现商业地产的跨越式增长。
欧阳捷认为,移动互联网为商业地产带来的变革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大数据收 集客户信息,了解清楚客户在哪些店铺停留的时间更长、对哪些产品更感兴趣,摸透客户的价值敏感点,然后对商场的业态与品牌组合实现持续优化;其次,在了解 客户需求后,通过APP推送商品信息与促销活动,消除商场与买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后,利用智能导航为客户提供最佳交通路线规划,将用户从线上带到线 下,甚至直接引导到购物中心内的目标店铺,全面提升消费体验。
资本市场对于整合O2O的商业地产也充满期待,即将在港股挂牌的万达商业地产将“腾百万”电商业务纳入到上市平台,目前已经吸引科威特投资局、中国平安(73.7, 0.60, 0.82%, 实时行情)、中国人寿(27, -0.15, -0.55%, 实时行情)等11家基石投资者承诺认购约20亿美元。
除了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更有可能帮助房企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新市场。邦地产日前报道,由雷军斥资1亿元入股的you+国际青年社区,便是以青年公寓的形式打造具备高粘性的线下年轻人社区,甚至是创业者社区。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万科曾邀请经营创意情趣用品店的马佳佳到公司演讲,这位90后女孩给万科的建议是:房地产将定义垂直人群,服务社会属性 而非家庭属性,比如说广告人社区、IT男社区,然后用运营互联网社交产品的思路运营项目,盈利模式不再依靠卖房,而是通过为具备同等价值观的优质会员提供 服务获利。
一位关注you+国际青年社区的资本界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类似you+的项目在短期内很难获得可观的盈利,但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思维。5~10 年之后,房企面对的客户将是85后、90后,这批年轻人的生活与互联网高度融合,价值观与老一辈完全不同,比如他们在住房消费上投入较少,更愿意把金钱用 于消费娱乐上,如果开发商把房子做成吸引与留住客户的产品,通过这个平台提供商品与服务,也许能获取更可观的利润。
“没有互联网思维的房地产企业,今后连生存都成问题”,这是潘军给行业的一句警告。
转型阻力:传统房企思维僵局难破/
房地产作为国内传统经济中的典型行业,过去十年一直被称为“躺着赚钱”。如今,要让房企主动变革旧有的思维模式,去拥抱盈利模式尚未清晰的互联网思维,恐怕并非易事。
一位房企高层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类似you+国际青年社区那种针对垂直人群的房地产项目,其他房企也曾有过类似的设想。但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房企追求的是快 速盈利,拿地后马上开工,过去这种快周转的发展模式让房企赚得盆满钵满,如今要让他们牺牲前期利润用于积累用户,这背后的阻力异常巨大。
欧阳捷也认同上述观点,他坦言,房地产追求的是投入产出比,老板要求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要获得利润回报,但互联网企业可以为了积累用户接受长时间 的亏损,如阿里巴巴,前12年一直在烧钱,直至2011年才开始盈利,3年后成为市值破万亿的互联网公司,这种耐性不是传统行业的投资者能够接受的。
人才是房企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欧阳捷告诉记者,由于线上人才与线下人才的思维存在巨大差异,如何寻找合适的人才是一个难题,招到人之后在企业内部如何让新旧产业的文化融合则是更大的难题。
据媒体报道,由王健林重金打造的万达电商于今年7月出现高层动荡,万达电商首席运营官马海平选择离职创业。此前,马海平的前任、前万达电商COO刘思军,前万达电商首席执行官(CEO)龚义涛也先后离职,这类互联网人才转战传统企业在企业文化上“水土不服”的案例,万达也许不是孤例。
“创新有一种说法,领先半步叫超越,领先一步就是死”,欧阳捷告诉记者,移动互联网下一步怎么走,估计连BAT(百度、阿里、腾讯)自己都还没 看清楚,房地产企业如果步子迈得太大,万一风向有变,巨额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如何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踏准节奏是更大的难题。